夏季草坪病害诊断与防治(一)
夏季草坪病害诊断与防治
夏季是草坪发病的高发期,高温高湿的季节会使草坪进入休眠,管理不到位这个时期是草坪病害最易发生的时候,病害主要以褐斑病、腐霉枯萎病、镰刀枯萎病、锈病、白粉病、炭疽病,本文针对以上病害进行主要特点介绍,详细病害特征可点击上述病害进行详细了解。
草坪主要病害种类与识别
褐斑病 本病是夏季发生最严重的病害。病原菌浸染叶、茎及根部。产生水渍状小褐斑,逐渐扩大成不规则病斑,很多病斑汇聚相连,叶片迅速枯死。严重发病时,感病草坪上首先出现圆形变黄枯草斑,逐渐发展,周围形成一圈草坪草坏死的现象.甚至整个枯草斑内草坪草枯死倒伏.清晨或雨后湿度大的情况下在枯草斑边缘能看到多数菌丝缠绕形成的“烟圈”。
腐霉菌枯萎病 病害在高温和高湿季节发病严重,尤其是低洼积水地段和浇水过重的草坪易发病。夏季适宜条件下易暴发,可以称为夏季第二大病害。病原菌侵染根茎部及芽,产生褐色椭圆形坏死斑,有的须根死亡,病株易整株枯死.草坪上也产生成片不规则黄色枯死区。
镰刀菌枯萎病 病株根及根茎部位呈褐红色椭圆形病斑,逐渐变褐干腐,病死株呈直立状,病草坪出现黄色圆形或不规则形枯死斑。在潮湿条件下根茎及茎基部有白色菌丝。病原菌尚能侵染幼苗及种子,造成烂芽和苗枯。枯草层过厚、高温、土壤干旱尤其夏季高温强日照等条件易发生该病。
夏季斑病 夏初开始表现症状,发病草坪最初出现环行的、生长较慢的、瘦弱的小斑块,以后草株褪绿变成枯黄色,或出现枯萎的圆形斑块,直径约3-8cm,斑块逐渐扩大。典型的夏季斑为圆形的枯草圈,直径大多不超过40cm左右,但最大时也可达80cm。在持续高温天气下(白天高温达28~35℃,夜温超过20℃),病情迅速发展,草坪多处呈现不规则形斑块,且多个病斑愈合成片,形成大面积的不规则形枯草区。
其他病害。锈病、白绢病、全蚀病、及离蠕孢叶枯病、弯孢霉叶枯病、德氏霉叶枯病等病害。
永兴草坪基地为您讲解病害发生的主要特点
一般草坪发病集中,以上几种病害从春季就开始陆续出现了,但春季病害较轻,表现不是特别明显在这春季多风一般知识偶有出现但是随着春季的天气会草坪自行修复,进入7月份后,由于天气问多持续上涨,近些年石家庄气温一直居高不下,·导致草坪病害发生频率大幅度提升,而且发生严重,一个管理不好就会出现大面积的枯草斑,甚至大面积死亡,到8月下旬后病害发生才会相对减慢,减少。
7月份高温潮湿天气严重,天气闷热是诱导病害产生的根本原因,病害发展迅速,病菌传播速度极快,腐霉菌枯萎病更是可以一夜间遍布正片草地让整片草坪都感染上这种病菌,草坪叶面布满黄褐色斑点。
这种病害症状复杂,这种病症菌体在感染后,如果草坪高度、密度、草种不同的情况下症状出现的表现也不是很相同,可以用症状各异来表达,不同湿度等等都会有所差异,病原菌的侵染如果您的草坪种植的事混播草坪那么这种病症会更加复杂,想要防止与治疗只能用多种杀菌药配合喷洒方能得到有效的控制。
7月份的草坪病害防止困难,因为夏季为病害提供了有力的生长环境及条件,所以夏季管理要付出比平时三分之二的时间来管理草坪,只有这样才能让草坪不被病害所侵染,草坪病害侵染一般主要由根部开始向茎叶发展,病菌在土壤中存活,侵染根系小伟严重,条件适宜时才会爆发,根部病害由于土壤环境复杂、病原菌在土壤内部,成熟期的草坪一般喷洒很难起到作用,防治上难度大大提高,只能采用药物灌根的方案。
病害的诊断
病害诊断由于症状的复杂性很难单从症状上来准确判断,且诊断真菌病害的重要依据是病征,在草坪上不容易出现。病原菌的复合侵染有时不容易判断谁是主要病原菌。腐生菌的干扰,也很容易混淆真正的病原,又增加了难度。全面观察 对发病区地形、地势、土壤条件、气象条件、施肥、灌溉、修剪等了解和观察,更要观察枯草斑在整个草坪上的分布状况,是成片还是零星,是否有从一点向周围扩展的趋势,以此大体判断是否因缺肥、害虫为害或是其他原因引起的。枯草斑观察 枯草斑的有无、大小、位置、形态以及枯草斑内外植株表现,是很多病害正确诊断的重要依据。病草单株观察 最好取枯草斑边缘病草和健康草交界的病草观察,观察受害根或叶片。病斑形状、颜色、大小,病斑边缘的特点,以及是否有特殊病原物产生。进行以上步骤后,还不能正确诊断,就需观察病原物,可请专业人员进行鉴定。
病害的防治
夏季草坪病害管理须强调综合管理,在加强栽培管理的基础上进行化学防治。
灌溉 主要病害的发生与蔓延一般要求有较高的湿度条件,因此,夏季浇水切忌漫灌,减少灌水次数,避免土壤积水。避免叶片经常湿润,不要傍晚浇水。
清除枯草层 厚的枯草层往往存在大量病原物,是新病害发生的重要侵染来源; 同时厚的枯草层减弱了通透性,使病害易于发生,要及时清除。
施肥 在氮肥过多的情况下几种病害都发生严重,所以,不宜过量施用氮肥。春末追施肥料。更不宜多施氮肥,以保证草坪的健康生长。增强其抗病能力。
药物防治 在黑麦草、早熟禾等夏季发病严重的草坪上必须用药。在使用杀菌剂时,应当在正确诊断病害、明确病原菌种类、掌握病害发生发展规律的基础上采用对该种病原菌有效的杀菌剂及适当的防治手段。
褐斑病的防治 病原菌主要在土壤中存在.可用五氯硝基苯施入土中。或用粉锈宁等杀菌剂稀释后在病区灌根或喷洒叶片。7月上旬用药可减少后期大量枯草斑的形成。笔者近年试验用微生物农药防治有较好效果。
腐霉菌枯萎病的防治 由于病原菌广泛存在,难于完全控制,使用农药要及时。可用甲霜灵、乙磷铝、杀毒矾、甲霜灵锰锌等早期及时喷洒,为防止抗药性产生,提倡药剂的混合使用或交替使用,如代森锰锌-甲霜灵-乙磷铝或代森锰锌-杀毒矾-乙磷铝各1/3混用,或甲霜灵-杀毒矾各半混用,进行叶面喷雾,使用浓度、次数、间隔时间视病情而定。一般使用500-1000倍液。
镰刀菌枯萎病的防治 在发病初期可以使用多菌灵、甲基托布津、灭霉灵、苗菌灵、杀毒矾等药剂进行灌根喷施1次。10天左右在病区再施用1次,可以控制病害发展。
夏季斑病的防治 主要选用具有内吸传导作用的治疗性杀菌剂,可选用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70%的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的灭霉灵可湿性粉剂、50%乙磷铝可湿性粉剂。使用浓度、间隔时间、使用次数视具体情况而定,一般浓度为500-1000倍液。为提高药效,尽量将药液喷洒到植株根颈部,每平米最少用药量300ml左右。
叶斑类病害 这类病害在生产上要控制病原菌侵染根系,防治时期主要在春季和秋季。在发病初期,对发病中心施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7O%甲基托布津1000至1500倍液或以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定期喷药防治,有很好的防效。